2009年1月31日
2009年1月28日
筆電的最終型態
最近 msi出了一台x320整機最厚為1.98公分、最薄為6公厘、重1.3公斤,個人認為最薄為6公厘是脫褲子放屁,一點意義也沒有,反而讓整台電腦的大小增加了(看一下他的尺寸就可以知道應該是把13.4吋做的跟14吋的筆電一樣大小了),其實一台筆電最重要的有下列幾點:
1.整機尺寸要小,但面板尺寸要大,參考(IBM X61)
2.待機要久,但重量要輕,msi x320 重1.3公斤是非常可取的
3.cpu要雙核,ram至少2gb,但價錢要低,我想1萬5左右是合理的價位
4.硬碟如果是ssd的我想價位應該降不下來,ssd壽命也較短,實在不建議,所以1吋~1.8吋sata hd應該是首選(或高速的CF)
5.觸控面板是不需要的,滑鼠的滾輪加上觸控板才是真正我們要的。建議使用光學觸控滾輪
這就是小弟認為的筆電的最終型態
1.整機尺寸要小,但面板尺寸要大,參考(IBM X61)
2.待機要久,但重量要輕,msi x320 重1.3公斤是非常可取的
3.cpu要雙核,ram至少2gb,但價錢要低,我想1萬5左右是合理的價位
4.硬碟如果是ssd的我想價位應該降不下來,ssd壽命也較短,實在不建議,所以1吋~1.8吋sata hd應該是首選(或高速的CF)
5.觸控面板是不需要的,滑鼠的滾輪加上觸控板才是真正我們要的。建議使用光學觸控滾輪
這就是小弟認為的筆電的最終型態
2009年1月4日
低價筆電越走越遠
低價筆電離低價越來越遠了
低價筆電越出越多款,但價錢實在一台比一台還貴,
理想的價錢是萬元以下,如果要買萬元以上,不如買 14”的筆電,效能還比較好。
最誇張的是,硬碟不同竟然可以價差 4~5千元,硬碟有那麼貴嗎 ? 4千可以買 1TB的硬碟了。
要不就是螢幕大一吋,價錢一樣多個 3~4千,多出的錢都可以買一台 19”的液晶螢幕了。
作業系統要用 LINUX也沒關係,但不要安裝在 SSD的硬碟上增加成本好嗎 ?低價電腦不懂為何要使用 SSD硬碟來增加成本,
還有使用 2.5”SATA硬碟的機型,竟然賣的比用 SSD的機種還貴,有沒有搞錯。
低價筆電重點整理如下
低價,作越貴越沒人要買。
長寬要小,不代表 lcd尺寸要小,看了那麼多台,以其長寬有些都可以作 12”的了。
待機要長,如果要待機 3小時,不如買一般 14”NB,要不然請把 CPU升上去,不要使用低效能的 PC,既然要使用低耗電的 CPU,為何使用時間都沒有升上去勒 ?
訂閱:
文章 (Atom)